9 月 14 日傍晚昆明配资最新消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领变者论坛」迎来一位特殊嘉宾 —— 刚从荣耀离职的前 CEO 赵明。这是他卸任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一场演讲把数码圈的目光重新拉回这家从华为独立后逆袭的手机品牌。
赵明在演讲中坦言,荣耀早期确实深入研究过小米的成功逻辑。他剖析小米闭环模式时提到,其 "手机 + IoT + 零售" 的铁三角架构,配合 "极致性价比" 的互联网直销模式,精准击中了传统手机品牌的渠道短板。但这位带领荣耀连续三年拿下 "中国互联网第一手机品牌" 的操盘手也清醒地指出:"雷军的个人声量学不来,我们要构建自己的营销逻辑。"
如何平衡学习与创新?赵明给出的答案是 "战略控制点"。荣耀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线:发布会从不直接对标小米,但市场策略针锋相对;定价故意 "比小米高一点",用 "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建立品牌壁垒。如今看来这套打法成效显著 —— 荣耀每月专利申请超 300 项,累计 AI 专利已突破 2100 项,在坪山的 L4 级智能工厂里,28.5 秒就能生产一部手机,折叠屏铰链精度甚至达到 0.003 毫米。
面对 AI 浪潮的提问,赵明的回答颇具前瞻性。他强调企业要 "保持战略定力",既要紧跟技术变革,更要筑牢核心优势。这让人联想到荣耀正在推进的 "阿尔法战略":5 年投入百亿美元转型 AI 终端生态,MagicOS 9.0 已搭载多模态智能体,能实现从语音指令到自动执行的 "手机自动驾驶" 体验。正如他此前所言:"模型和算力要并行发展,未来手机也能跑千亿级大模型。"
这场演讲更像一次行业复盘:当荣耀从华为体系独立时,正是靠着 "学对手长处,补自己短板" 的务实策略,在红海市场中杀出重围。
如今 AI 时代的竞争号角已吹响昆明配资最新消息,赵明的分享或许给所有科技企业提了个醒 —— 真正的强者,既要懂得低头看路,更要坚持抬头望天。
配资官网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